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首页 > 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小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规律
作者/来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    发布时间:2019-05-14

  • 学习方法是指所有能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亦称学习策略。它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学习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开始成为孩子的主导活动。如何有效、高效地学习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 规律1: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掌握的学习方法越来越多
  •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渐开始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掌握的学习方法也不断丰富。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年龄运用的学习方法特点也不同。
  • 虽然孩子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发展的局限,他们仍不能掌握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例如,小学的孩子不太能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而且也不太能主动、自发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设置目标。但已有研究表明,孩子是否掌握自我检查和设置目标的方法与否对孩子的成绩影响较大。因此,对于中高年级孩子,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检查、设置目标。
  • 规律2:孩子学习新方法后,并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时间“消化”
  • 学习新方法后,并不一定会马上“立竿见影”。当孩子能熟练掌握、懂得正确使用该方法时,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方法的效果。
  • 有研究者对我国三至六年级孩子运算策略的获得和运用进行研究发现,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 在小学生学习新方法的过程中,可能成绩会出现一些波动,但这并不代表学习方法是无效的。只是孩子需要时间消化并真正学会正确使用这种方法。
  • 规律3:学优生学习方法的使用能力更强,方法使用的质量和效果也更好
  • 不同水平的孩子在学习、形成和使用方法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学习方法的高水平者和低水平者在方法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差别。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使用方法最根本的差异就是能否分辨在何时何地完成何种任务时使用哪种方法最为合适。这也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
  • 学习困难的孩子往往缺乏学习方法或不能正确使用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低水平者。当孩子能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效率自然有所提升。
  • 规律4:孩子的学习动力、对学习成败原因的分析、已有知识基础都会影响孩子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 如果孩子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如学习是为了获得成功、得到成人的表扬和奖励、害怕失败),他们大多采取目标狭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较差。
  • 如果孩子为兴趣而学习(来源于孩子内心的学习动机),他们会主动追求高水平的、最适合的学习方法。例如,他们会深入钻研,尽力去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因而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更稳定,保持时间也更长。
  • 对学习成败的原因分析。对于学习失败的归因倾向会影响个体学习方法的运用。
  •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学习失败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学习方法欠佳时,他们会积极地寻找适当的技能和策略。
  • 如果孩子将自己学习落后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那么他们不会去寻找更优的学习方法、也不会主动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他们认为无论怎样努力都没用。
  • 已有知识。在关于学科学习方法上,已有知识对学习方法有重要影响。
  • 结合专门学科的思维方法训练不仅依赖训练的方法,还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果前面的知识不扎实,就会影响随后的学习。因此,有时候孩子学不会新的学习方法,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以往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