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首页 > 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纠正家长认知偏差系列:自我中心的推论¬——基本归因偏差
作者/来源:田 锐(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2-11-01

    早晨,妈妈催促小明:“你怎么还慢腾腾的?再不快点儿就迟到了!”小明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马上走。”妈妈埋怨道:“总是拖拖拉拉,你得养成做事麻利的习惯!”小明终于走出了家门,结果迟到了。老师问:“昨天你迟到,说是路上堵车,今天是什么理由?”小明说:“自行车的链子断了。” “你咋那么多理由呢?” “老师,我真不是故意的!”

什么是归因?归因就是解释原因,所谓基本归因偏差,是指家长或老师高估孩子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低估了其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基本归因偏差起作用的时候,人们一般会选用两套判断标准:如果别人出了问题,我们会把原因归结于他自身有问题;若是自己出了问题,就千方百计地从外部因素上找原因,借口一大堆。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会产生此类偏差。

家长基本归因偏差的合情成分。

    很多家长都容易习惯性地从孩子身上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一再催促下,孩子还是上学迟到了,这样,家长很自然地认为孩子是故意磨蹭。其实,家长并非“故意找茬”,因为“磨磨蹭蹭”的确是孩子迟到的关键因素。但是,家长只是自以为“懂孩子” “懂道理”,对于自己的教育经验是否丰富、对孩子的了解是否准确、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很多家长并没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

家长基本归因偏差的不合理性。

    合情的不一定合理。从本质上说,家长的基本归因偏差内含不合逻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推论,甚至存在因为自我防卫而歪曲事实的推论。

    1.归因角度太单一。

    发现孩子上学前磨蹭,家长警告孩子:“这样磨磨蹭蹭,肯定会迟到。”当错误已经产生,多数家长又会自动地关注“谁应该对事情的后果负责任”,并以此为重心来寻找问题的症结,这是常见的归因模式。家长本来是想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但孩子从家长话语中读出了两层意思:一是,“迟到是你(孩子) 自己造成的”——责备;二是,“与我(家长)无关”——推脱。

由于赶时间,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催而不动”上,“不动”成了孩子身上特别突出和显眼的观察点。紧盯孩子身上的问题后,家长似乎找到了孩子“拖拉、磨蹭”的证据。之后,多数家长就开始了“家长在高处审问,孩子在低处解释”的模式和过程:家长觉着孩子“散漫惯了”,是明知故犯;孩子认为家长“不尊重人”,属故意挑事。

    2自我保护太明显

    家长都想彰显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掌控能力,并会以正确者自居,并高高在上地为孩子支招。一旦遇到孩子质疑,就不自觉地认为这是对家长权威的冒犯。这实际也是家长的一种自我保护。

然而,孩子也不喜欢被人否定,一旦被人否定,孩子也会感受到威胁。在孩子看来:否定“我的做法” ,就是否定“我”,说得对不对并不重要,只要是针对“我”,就必须怼回去。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家长埋怨孩子行动慢的时候,孩子不一定顺着家长的思路去思考是不是动作再快点儿,而是讨厌家长的否定意图。此时,孩子常常敏感而又坚定地追问:“我哪里慢了?”

    3.分析路径太简化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事件的成因往往有很多,但很多家长只利用部分事实对事情进行简单过滤,以期尽快找到真相。比如,因为拖拉可能会导致迟到,那么,家长就进行一个简单的联结,直接认定拖拉肯定会迟到。至于孩子的行为是不是拖拉,家长不想去深究,这里面裹挟了家长对孩子平时表现的不满情绪。这时候,对孩子越熟悉,就越容易把问题简单化。

    家长基本归因偏差的改进策略

    1变换归因角度,寻找真正原因

    不错,我们在找原因时,会首先注意“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但是,如果再从以下两个角度去分析一下,可能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一,是否稳定。孩子的拖拉是一贯如此的吗?跟老师了解一下,孩子是一贯地迟到吗?同老师一块儿分析一下,孩子一直对迟到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吗?从稳定性这个角度看,可以了解到一些平时发现不了的事实。掌握这些情况,比明确谁的责任更重要一些。

    第二,是否可控。拖拉行为是孩子无法控制的吗?比如,有个孩子磨磨蹭蹭不想去学校,是因为老师第一节课要讲试卷,他在这次考试中做错了一道老师平时一再强调不允许再错的题。

变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平心静气跟孩子交流,让孩子吐露心声,才能弄清事情真正原因,便于对症下药。

    2放下片面成见,看清事实真相

    看清事实真相并不容易,而且站在不同角度,看呈现出来的事实也是不一样的。当孩子就是不出门的时候,家长眼里的事实是“孩子在磨蹭”;但在孩子看来,他有 “该做的事”,比如,孩子可能突然想起曾经许诺要带给同学一本书,现在一时又找不到那本书。可能这是真实的情况,但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是故意拖拉。因此,与其站在门外不断地催促,不如走到孩子跟前看看孩子到底在干啥,或者心平气和地问一下孩子还有啥事。这样做的结果既便于掌握事实,也利于克服家长一直等待的焦虑,还有助于节省时间。

    3避免“症状解”,寻求“源头解”

    如果一个孩子说“我老是学不好”,家长支招说“你好好学不就行了”,显然是无效沟通。碰到问题,直接针对结果去寻求改变,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是“症状解”,其效果非常有限甚至无效。如果孩子想改掉迟到的毛病,家长只是告诉他“只要不迟到就好了”,这种不痛不痒的说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让一个想进步的孩子听了产生焦躁感,“改了能不好吗?问题是怎么改啊?”所以,家长重点要解释如何做才能不迟到,比如,把功夫用在引导孩子做好前期准备上,晚上提醒一下“明早要带什么东西,都提前准备好了吗”,这比第二天早晨发觉要迟到了才一直催促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