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首页 > 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父亲参与教育的教养策略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1-15

策略一:父亲需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责任和作用,转变教育观念。

父亲应该意识到父亲参与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爸爸们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跟孩子保持沟通,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父亲切勿以为教育孩子只是母亲的责任。当父亲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后,他们才能主动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

策略二: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变化,提高自己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

父亲需要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变化,即提高自己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与敏感的母亲相比,父亲就显得有点“粗线条”。这可能与男女性的行为模式差异有关。

父亲可以通过多与孩子一起玩耍、活动,逐渐增加对孩子的了解,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进而提高自己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

例如,父亲可以跟孩子一起体验大自然、做运动、看书等。通过这些活动,能让父亲更加了解孩子。

策略三:维持和谐的婚姻关系,共同教育孩子。

由于父亲参与程度容易受到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父母双方都有义务维持和谐的婚姻关系,学习处理双方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家庭稳定,给孩子和睦、温暖的家庭是每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若父亲对婚姻不满,也不应该将负面情绪迁移到孩子身上,冷落孩子、责骂孩子。而应该跟孩子的母亲共同商量,将婚姻对孩子的教育分开处理,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策略四:多种方式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父亲们的参与多种多样,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心理学家总结了几种主要的父亲参与方式,如交流、教导、监督、照看、保护、共同活动、情感支持等。

策略五:母亲做好孩子与父亲间的“联络人”,帮助父亲参与教育孩子。

母亲要意识到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把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留给他们。有的母亲为了体谅丈夫工作辛苦而包揽了所有教育孩子的事情,其实间接地剥夺了父亲参加教育孩子的机会,让父亲也忘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责任。

母亲要为父亲参与教育孩子创造机会。与母亲相比,父亲可能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母亲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父亲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时间,创造条件和机会让父亲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例如,因为父亲加班,原定周末去游乐场的计划泡汤了,母亲可以与孩子商量“我们下周再跟爸爸一起去游乐场,这周末妈妈带你去爸爸公司附近的公园玩,中午跟爸爸一起吃午饭,这样好不好呢?”在体谅父亲工作忙碌的同时,也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相处。

母亲要给父亲和孩子留出“父亲专属时光”,每天或每周留出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与父亲单独相处,让父亲承担教育孩子责任的同时,充分享受与孩子相处的乐趣。

例如,在晚饭后,母亲负责收拾饭桌和厨房,让父亲与孩子单独相处,分享当天的见闻、玩游戏、看新闻等;若父亲不能在孩子睡觉前回到家或需出差一段时间,可以让父亲与孩子简单通个电话,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