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教养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将原来本应属于父辈教养的责任由祖辈来承担。隔代教育在我国很常见。隔代教育到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应该怎么看待隔代教育呢?
-
规律1:隔代教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
在我国当代社会中,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显示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上海有50%-60%的0-6岁孩子由祖辈教养;在广州,52%的孩子由祖辈参与教育、抚养,28%的孩子完全由祖辈家长教育、抚养。
-
规律2:民主理解型的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最好
-
有研究者将隔代教育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和民主理解型。不同类型的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
-
过分关注型:表现为祖辈家长对孙辈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对孩子的影响有:孙辈容易养成惰性。比如有的孩子在上下学的路上让爷爷奶奶帮自己背书包。
-
过分监督型:表现为祖辈家长对孙辈的任何事情都要监督催促。对孩子的影响有:孙辈容易养成依赖性,并且缺乏信任感。比如有的孩子自己没有主见,总是在成人的庇护下,不敢和其他同学接触。
-
严厉惩罚型:表现为祖辈家长对孙辈一贯地责罚、一味地批评。对孩子的影响有:孙辈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比如有些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却总是很冷漠、独来独往。
-
民主理解型:表现为祖辈尊重和理解孙辈的意见。对孩子的影响有:孙辈健康发展,懂得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自信,独立。
-
相比之下,民主理解型的教养方式是最为理想的教养类型,是在隔代教养中最应该采用的。
-
规律3: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
祖辈有教育抚育子女的经验。相比之下,父辈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探索。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许多父辈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教育子女的正确途径。隔代教育能对这一问题进行补救。
-
祖辈更有耐心、更宽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祖辈更加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教育的质量。
-
祖辈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祖辈在数十年的生活中积累的阅历与人生的感悟对孩子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可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
孩子与祖辈的相处经历,会让孩子懂得如何与长辈相处、如何尊重和孝顺长辈。而孩子与祖辈的亲密感情,会成为孩子抗挫折能力的资源之一。
-
规律4: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
第一,祖辈过分的关注和溺爱容易使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对孩子一味的溺爱和迁就,使得孩子错误地认为在与人相处时,只需要考虑自己的观点,而不用顾及别人的想法。这会影响他们与人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
第二,祖辈过分的监督和保护遏制了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得孩子更娇气、不敢面对陌生的情境。祖辈包办孩子生活、学习中各种事情,使他们难以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因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发展。若在小学阶段,孩子不能建立自信,会对其后续的发展产生影响。
-
第三,与祖辈更多的联系可能导致父辈亲子情感的隔阂,形成不良的依恋关系。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良的依恋关系可能会导致后续许多问题的出现。在隔代教养中,祖孙依恋逐渐替代了子女与父母的依恋。祖孙依恋的关系是否良好,影响了孩子现阶段的发展。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祖辈教育能力下降,隔代教育可能会转变为由父辈教育。此时在孩子早期没有建立起来的良好亲子依恋,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