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是指人的意识集中和指向一定的事物,也就是将心理资源集中在一定的事物或信息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从注意开始的。注意是人脑加工信息的必经过程,它的发展情况会对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
规律1:小学生集中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较弱,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
-
大脑额叶区域的功能与注意有关,而额叶的发育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由于受到大脑发育的限制,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容易分心。随着额叶脑区发展的完善,孩子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断增加。
-
规律2:7-10岁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分心,容易受环境的干扰
-
7-10岁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其他新奇、有趣、显眼的事物吸引。也就是说低中年级的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
规律3:10岁以后,孩子以有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控制能力增加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有意注意逐渐发展。10岁以后,孩子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这意味着,高年级孩子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有所增强,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小,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内容上。
-
因此,与低中年级的孩子相比,高年级孩子能专注学习,分心的时间减少。
-
规律4: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仍较弱,一心二用较为困难
-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常常需要分配注意力。如,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一边看乐谱、一边弹琴。注意分配是一种重要能力。研究表明,学优生的注意资源容量比学困生多,也能更有效地分配和运用注意力。
-
有研究显示,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仍较弱,容易顾此失彼。在孩子非常熟悉的任务中,他们能做到一心二用。如对于钢琴水平达到五级的孩子来说,一边看乐谱,一边弹琴,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但在学习中,孩子还不太能很好地分配注意力。
-
规律5:孩子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注意力的集中水平不同
-
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不同。例如,孩子在上午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能专注地听课、做作业;但到了午饭后,孩子地注意力集中水平会有所下降,犯困、提不起精神。
-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会变得相对规律。
-
规律6:不同的孩子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不同
-
不同的孩子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不同,即有不同的注意力日周期类型。
-
有研究者对五年级学生每天的注意力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一天中孩子注意力集中情况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昼间型、夜间型和混合型。
-
昼间型特点:上午7点注意力水平最高,然后下降,下午3点后注意力水平稍有回升。
-
夜间型特点:在白天,注意力水平不断上升,晚上7点达到最高峰。
-
混合型特点:上午10点的注意力水平最高,中午开始下降,下午3点又开始回升,晚上7点注意力水平出现第二个高峰。
-
规律7:有趣程度能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疲劳会加速注意力的衰退
-
事物越有趣,越能调动孩子的兴趣,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会更长。事物的有趣程度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可以让低年级孩子认认真真听完;一堂沉闷的课,即使是成人也极容易走神。
-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休息不充分等都会使孩子感到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出现。有研究显示,孩子在高度集中注意力20-35分钟后,就开始出现注意力衰退的现象,而最初的15分钟注意力衰退的速度最快。另外,孩子在高度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如学习20-40分钟后),需要进行短暂的休息,或者用无意注意取代(如看有趣的东西)。
-
规律8: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活跃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
多动症,也称注意力缺陷,主要症状是孩子的注意力缺损、活动过度,容易冲动。这些孩子智力正常,只是行为表现有些异常。
-
多动症会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经常坐不住、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多动症往往会伴随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不守纪律、攻击别人等)。
-
只要经过训练,多动症的孩子也能取得优异的成就,如美国著名的游泳天才运动员菲尔普斯。
-
但是活跃、好动,不一定是多动症的表现。很多家长容易误以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活泼的孩子患有多动症。有调查发现,在医院的门诊中70%的孩子是被误认为患有多动症。因此,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