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首页 > 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做事磨蹭——孩子缺乏感知时间的思维能力
作者/来源:《儿童行为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1-05-08

       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很多孩子总是看上去很赶时间,而真正做起事情来又显得磨磨蹭蹭。这样做不仅做事的效率极为低下,而且还会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有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总是做起事来慢条斯理的孩子,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导致孩子没有效率,甚至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不好的后果。而这种拖延一旦形成习惯,再补救起来就会显得非常困难。

       莫小雨天生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从不着急。早晨起床,只要妈妈没时间管她,她穿衣服能用一个小时。吃饭时,一家人都吃完了,她还边玩儿边慢腾腾地吃。为了她这慢性子,妈妈可着急了,总跟她讲要抓紧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等道理,可是都在莫小雨身上起不了作用。

       莫小雨慢慢长大,上了小学,也还是这样。特别是做作业,总是拖到半夜,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小雨非要做一晚上。每次都是困得不行了才做完,而且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显然,磨蹭拖拉的习惯很难让小雨考出好成绩,即使将来步入社会后,这样的做事方式也缺少竞争力,很容易被淘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少年时就十分珍惜时间,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曾经向外人道出他的创作时间表:“从午夜到中午工作。”这也就是说,巴尔扎克每天在圈椅里坐近12个小时,根据灵感进行创作。“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正是因为这样高效率地工作,他才能创作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90多部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高产作家,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现代社会对人的技能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只有具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效率高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实现更多的梦想。

       当然,有一种情况我们也要注意,那就是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其实只是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或是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相应的反应,但孩子也许已经表现很不错了。其实,只要孩子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做生活上的有心人,努力与时间赛跑,就是有时间观念的表现,而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做事缓慢的坏习惯。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具有时间观念,不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故事,让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当然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一个做事磨磨蹭蹭的人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样的人不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还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2.帮孩子认识时间的概念。由于此年龄段孩子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很难正确认识时间,家长可借助自然现象,如日出日落,时间单位,比如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等以及钟表的滴答声,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存在,并感知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性。同时,家长还可借助孩子的成长及通过比较不同阶段人的外貌特征,让孩子体会时间的流逝在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得知时间之残酷,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奈。

       3.让磨蹭付出代价。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提醒之后,不妨任由孩子而去,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加快速度。

       4.面对孩子的慢效率,家长不能责备打骂。当孩子做事磨蹭时,一些家长会表现得比较性急,加大嗓门冲孩子嚷,对孩子责备个不停,甚至打骂孩子。可是,许多时候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当时被吓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点,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磨蹭依旧。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越是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而面对家长的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失衡,有时孩子干脆就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多一些,玩得少一些,最好是一点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还有画画、拉琴等许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孩子自己有一笔账:我做得越快任务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得慢一点,起码可以省点力气。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利,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帮助孩子按时间表上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完成,使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在与孩子做游戏时,不妨增加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游戏内容,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合理分配时间,这有利于养成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