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首页 > Jackie 姐姐心理宝典
6月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作者/来源:上海学校心理    发布时间:2022-06-12

    上海6月全面复工复市复学,同时面对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弹或病毒反复变异,人们如何放下内心的焦虑重启生活序章?对于心理认知水平还不够完善的学生群体,如何平稳度过非常时期?如何减少“疫后综合征”带来的心理困扰?

    疫情带给我们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随着时间、学习状态、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疫后复学,学生群体可能会产生以下身心问题:

    焦虑:担心疫情会反复出现,担心学习、生活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担心学习节奏被打乱,担心与其他同学是否存在较大差距;家长担心校园疫情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可靠,为孩子的在校安全问题感到焦虑。

    恐惧:认识到病毒的潜伏性、强传染性等特性,复学后时常害怕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朋友被感染;害怕病毒细菌无处不在,导致出现反复洗手、消杀、拒绝与人正常交流等行为。

    抑郁:长时间封闭在家导致的沮丧感,情绪低落感需要一段缓冲期,可能出现短期的情绪低落,产生对学习、生活的无意义感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感。

    愤怒:在疫情封控时期,尽管全社会竭尽全力,纾难解困,但还是会因各种因素,导致主观感受上认为社会的服务、管理工作还不够细致、到位,进而产生怨恨和不满等情绪,泛化表现为与学校管理人员、学生之间、与家人之间发生冲突等。

    睡眠:学习时习对电子设备和网络的依托,可能导致依赖进而出现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容易惊醒,白天出现嗜睡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暂停之后重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1.心存信仰,一切美好终将如期而至。

    信仰是生命及人生意义最高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从政治上讲没有信仰,就会精神上缺钙,得软骨病;从心理层面来讲,如果丢失信仰,如同海面上失去目标的帆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如果我们始终心存信仰,那么即便在逆境中,我们依然可以过得坚定和乐观。信仰的力量可以让我们通向美好未来的彼岸。

    2.积极心态,永远不要丢失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自我效能感偏低的人在经历失败体验之后往往将失败的情境,进行涟漪式的泛化,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当我们觉察到消极心境正在涟漪泛化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个想法从何而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绪体验,我们如何做出改变。试着从不同角度来重新认知问题,也行就会豁然开朗。坦然接受人生每一份馈赠,无论失败还是成功,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多一些感恩和享受。无论怎样,都要学会一种乐观豁达坦然的人生态度。

    3.用心感知,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同样,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发现和欣赏每一份存在。拒绝“漫延式恐慌”,用心感知生活,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譬如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警务人员、隔离面罩下无数志愿者……都是城市中最美的逆行者,都是奏响城市美好生活乐章的最美音符,每一个肥肥憨憨的“大白”身影,仿佛都在说:别怕,有我在!生活之美,在感受里发芽,在体验中生成,存然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