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在康外小学的校园开展。学校通过实战化演练,将国防安全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增强学生避险自救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演练前,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周密的疏散方案,明确疏散路线、安全区域及人员分工。各班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防空知识教育。老师们提前向学生讲解疏散路线与安全要点,教授如何辨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信号。详细的预案设计为演练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午,学校防空疏散演练正式启动。预先警报响起后,全体学生迅速反应,护头蹲于桌椅下方,做好撤离准备。空袭警报响起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预定路线有序、快速撤离教学楼。各楼层疏散引导员指挥学生弯腰、捂口鼻,沿着指定路线向操场或人防工程区域疏散-2-5。低年级学生由老师“一对一帮扶”,确保无推挤、无滞留。整个疏散过程紧张而有序,各班班主任随后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指挥汇报,确认无人员遗漏。高效的疏散演练展现了学校应急管理的水平。
随着最后一次警报声结束,孩子们返回教室。他们不仅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国家安全意识的种子。一次次演练,一次次教育,正在构筑起校园安全的坚固防线。